液相色谱 (LC) 色谱柱分离度低的常见原因有哪些?- WKB244143
文章编号: 244143点击此处访问英文版本文章
环境
- 色谱柱性能
- 低分离度
- 宽峰
- 基质
答案
峰拖尾和/或分离度低的常见原因包括(但不限于):
- 系统扩散(谱带展宽)太高。
- 进样器和检测器之间的系统体积太大会导致峰变宽,有时还会出现拖尾。
- 新流通池体积比旧流通池大
- 新管路体积大于旧管路
- 进样器和检测器之间的系统体积太大会导致峰变宽,有时还会出现拖尾。
- 进样器和检测器之间的流路连接不良:
- 锥箍深度不正确(过短)导致接头末端出现空隙。
- 建立新连接。
- 锥箍滑动(管路可能在接头末端内滑动,导致产生空隙)
- 使用 PEEK 手紧接头时可能发生。
- 安装新接头。
- 锥箍深度不正确(过短)导致接头末端出现空隙。
- 非特异性结合:
- 蛋白质和酸性分析物可能会吸附到不锈钢表面(阳离子吸附)和颗粒上,也可能会通过疏水或亲水作用吸附上去(取决于颗粒类型):
- 使用高浓度分析物进行多次“钝化进样”,使不锈钢和颗粒表面的“活性位点”饱和,从而提高回收率和分离度。
- 蛋白质和酸性分析物可能会吸附到不锈钢表面(阳离子吸附)和颗粒上,也可能会通过疏水或亲水作用吸附上去(取决于颗粒类型):
- 色谱柱上积聚基质组分:
- 样品基质可能会污染色谱柱,在色谱柱进样间积聚。
- 执行色谱柱清洗步骤。
- 样品基质可能会污染色谱柱,在色谱柱进样间积聚。
- 微生物生长/污染:
- 可能会导致峰拖尾,但更常见后果的是导致峰分裂、分离度降低和高压问题
- 运行 2.5 µm 和亚 2 µm 颗粒色谱柱时,如果可能,请每 24-48 小时更换一次高含水量流动相。
- 可能会导致峰拖尾,但更常见后果的是导致峰分裂、分离度降低和高压问题
- 系统问题(包括但不限于):
- 系统泵送的流速不正确
- 柱温不正确
- 溶剂混合不正确
附加信息
Waters 现在提供 MaxPeak Premier 色谱柱,可防止酸性分析物吸附到色谱柱内的不锈钢表面。
id244143, flow cel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