运行 LC 色谱柱时出现峰分裂的常见原因是什么?- WKB194672
文章编号: 194672点击此处访问英文版本文章
环境
- 超高效液相色谱 (UPLC)
- 超高效液相色谱 (UHPLC)
- 高效液相色谱 (HPLC)
- 峰分裂
- 故障诊断排除
答案
如果所有峰都分裂,可能的原因包括:
1. 进样器和检测器之间流路的某处连接不正确;例如:
- 使用 PEEK 手紧接头时管路滑动
- 不锈钢接头或其他接头上的锥箍深度不合适
- 连接内部有小空隙
- 如果所有峰都受到影响,则死体积通常在色谱柱之后
2. 残留在色谱柱入口的颗粒可能是来源于以下物质:
- 样品中的颗粒
- 流动相中的颗粒
- 微生物污染物
3. 强样品溶剂作用(有时可能会影响所有峰);例如:
- 当样品稀释液中非极性溶剂(反相)的百分比比起始流动相高时
- 当样品稀释液中的极性溶剂(正相;HILIC)比起始流动相高时
4. 如果运行质谱仪,发射器可能脏污,导致出现峰形问题。喷头中也可能有死体积(非免工具版本)。
5. 如果使用 HILIC 色谱法分析糖,则糖会形成端基异构体(开链和闭链)。
6. 色谱柱可能脏污(样品基质积聚)。
如果只有一些峰在其他几个峰的混合峰中分裂:
1. 强样品溶剂作用(有时会影响早期洗脱峰);例如:
- 当样品稀释液中非极性溶剂(反相)的百分比比起始流动相高时
- 当样品稀释液中的极性溶剂(正相;HILIC)比起始流动相高时
2. 如果使用 HILIC 色谱法分析糖,则糖会形成端基异构体(开链和闭链;并非总是所有峰)。
3. 进样器和色谱柱之间流路的某处连接不正确;例如:
- 使用 PEEK 手紧接头时管路滑动
- 不锈钢接头或其他接头上的锥箍深度不合适
- 连接内部有小空隙
- 如果峰形随着保留时间的变化而变得更好,则死体积通常在色谱柱之前,并且由于重新聚焦在色谱柱上,峰形会恢复
附加信息
id194672, ALLCOLCLR, ALLCOLHTR, ALLCOLHTRB, retention time, UPBINARY, UPSMPMGR